欢迎来到欣兴鸿智能装备官网,专注搅拌摩擦焊设备生产研发!

欣兴鸿智能装备

致力于FSW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智能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19352696688
欣兴鸿智能装备
常见问题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是否能变革汽车制造?
发布时间:2024-06-24浏览次数:24

全球燃油车禁售已然提上日程,各大车厂纷纷将重心转向新能源电动汽车,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竞相追逐的关键目标。当下,多数厂家选用铝合金作为轻量化车身材料,致使车辆的焊接质量、轻量化水平以及气密性要求随之攀升。在此形势下,一种新兴的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应运而生,其凭借先进、绿色、安全、可靠的工艺特性,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同时也代表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焊接制造的关键走向。

微信截图_20240622150953_副本.jpg

搅拌摩擦焊通过搅拌头与工件端面的摩擦生热,使工件端面达到热塑性状态后迅速顶锻,从而达成焊接的固态连接。这种焊接方式具备质量佳、效率高、可一次性完成焊接等优点。基于这些优势,以及响应国家智能制造、绿色环保的发展战略,搅拌摩擦焊技术迅速从实验室迈向大规模工程应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轨道车辆制造等众多工业领域。

早期,搅拌摩擦焊主要由数控机床来实现,然而,随着用户对设备灵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那些体型庞大、操作不够灵活且难以协同作业的数控机床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于是企业开始采用重载机器人进行替代,将工业机器人系统与先进的搅拌摩擦焊装备相集成。

为进一步推动搅拌摩擦焊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哈工智能旗下的 51ROBOT 工业机器人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出了搅拌摩擦焊(FSW)机器人系统,并提供包括焊接生产线的设计制造、配套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等全套服务,借助高效稳定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系统助力企业获取更多的生产效益。

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

机器人与搅拌摩擦焊技术的融合是近年来搅拌摩擦焊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汽车厂商在配备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生产线时,需要考虑诸多问题,涵盖设计重载工业机器人本体和搅拌摩擦焊机,对于部分新的工艺,还需考量多种传感控制系统的集成、工艺路径规划以及协同控制技术等,整个过程均需要高端技术或知识型人才作为支撑。

针对机器人搅拌摩擦焊中的工业机器人本体选型及安装与调试等需求,51ROBOT 平台与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展开全面合作,确保一流的产品质量,使用户能够依据应用和个性化需求轻松完成选型。

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在生产过程中需兼顾与变位机或多台机器人系统的协同作业,以及重新规划工艺流程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制造。为此,51ROBOT 平台的哈工万洲子公司,专注于智能化重载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智能多自由度搅拌摩擦焊等技术的研发和装备生产,为产线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更深入的技术支持,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微信截图_20240622150739_副本.jpg

工业化的新思路

工业机器人使得搅拌摩擦焊系统更具柔性,从而拓展了焊接作业的应用市场。新的系统能够用于复杂结构产品的批量化焊接制造,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焊接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这一点在 51ROBOT 打造的国内首条新能源汽车 PACK 全自动化搅拌摩擦焊箱体焊接生产线上得以充分体现,其最大亮点在于通过“高柔性”“高自动化”和“高生产效率”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兼容性、整线节拍和效率等问题。PACK 箱体焊接产线采用全模块化设计,独立的搅拌摩擦焊系统不仅能够与自动化产线衔接组成全产线,也可以单独使用,能够满足客户在“小批量,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两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需求。

在机器人搅拌摩擦焊的焊接过程中,由于机器人的柔性化程度较高,焊接过程稳定且无需人工干预,焊接质量显著提升,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焊接生产成本。据业内统计,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单件焊接成本比机器人氩弧焊低 20%,仅为多轴搅拌摩擦焊设备焊接成本的一半。由此可见,采用机器人进行搅拌摩擦焊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微信截图_20240622151524_副本.jpg

此外,机器人搅拌摩擦焊具有绿色、节能、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复杂结构的焊接,如平面二维、空间三维等,并且可以通过外部轴自由扩展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目前,51ROBOT 提供智能多自由度搅拌摩擦焊机器人、三维搅拌摩擦焊接等技术,还拥有产业化级的恒压力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多自由度实现 3D 曲面焊接,具有高度的自动化集成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将搅拌摩擦焊与机器人相结合的柔性化生产模式已然成为工业化的全新思路。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之争

近些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跨越式发展。2017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79.4 万辆,销量为 77.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3.8%和 53.3%,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据预测,2018 至 2030 年我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将达 14 万亿元。

巨额的市场规模预示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除了国内各大企业纷纷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外企业也跃跃欲试,期待凭借技术优势后来居上,技术竞争成为关键所在。

据了解,全球在役工业机器人中有一半用于焊接,因此,机器人摩擦搅拌焊技术备受行业关注,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布局全自动化搅拌摩擦焊,期望获得更高的效率、更灵活的生产方式和更低的成本,为此,企业需要对机器人本体、焊接机头、检测系统、流程规划等方面进行优化。

目前,51ROBOT 借助专业的工具和人才技能,为国内大中小型工业机器人用户定制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同时在平台上汇聚了上千家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优质厂商,实现了从提供工业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标准系统,到系统集成、远程健康监控、维护保养、技术培训,再到机器人翻新再制造的循环式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生态链。

随着国内相关财政补贴的退坡和退出,以及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中外新能源汽车大战可能在 5 年内爆发,届时市场竞争将极为激烈。国内企业需要尽快提升研发水平,掌握核心自主技术,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稳固本土市场,而机器人摩擦搅拌焊的应用也成为企业加紧布局的重要环节。

总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技术作为一项关键的制造工艺,正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技术将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更多的突破和惊喜,助力整个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局域网网友
19352696688